台灣常見之老鼠種類有溝鼠、屋頂鼠(俗稱家鼠)、小月鼠(俗稱錢鼠)等三種,渠等在建築物環境中活動,不外兩大因素:1.有食物來源 2.有居住繁殖空間。 如果環境中有此誘因,將造成鼠類不斷入侵,且在短時間內繁殖成一大群,造成危害,所以老鼠的防治是整體性、長期性的工作。
● 習性
鼠類一般在夜間活動,通常於夏季日暮之後活動最旺盛,至深夜停止活動,至黎明前又有另一高峰,在白天多不活動,除非是肌餓或過分擁擠時。嗜食穀類、魚肉、煮過的蛋、水果、麥類等食物。另喜歡磨牙,故包裝材料或建築設備,亦常遭破壞,尤其是現今電腦房之電纜亦為新的受害目標。
老鼠色盲但具有很敏感的觸鬚及身體上的防衛體毛,使其在黑暗中沿著牆壁或物體行走自如,此一特性,使得我們得以正確判斷放置捕鼠器之位置,或放置毒餌之適當地點。鼠類之食性與人類分非常相似,又能適應人類生活環境,因此成為主要有害動物。
● 鼠窩
屋內所有可能之食物及鼠隻躲藏處所,如角落、架子、閣樓、櫃子、工作檯下、儲藏室、天花板、地板、雙屋隔間木板間、空盒子、屋外四周亦不容忽視,雜草堆或植物堆、垃圾堆、廢棄建材等亦為鼠類棲息絕佳場所。
● 傳播疾病
鼠疫、鼠型斑疹傷寒、螺旋體性黃膽病、鼠咬熱、野兔病、旋毛蟲病、狂犬病。另一方面,由於鼠糞中常含大量細菌,尤其是沙氏菌類群,而使食物受到污染,不慎食之,則常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現象,且多為集體中毒之情形。
● 鼠類危害
* 污染食物,傳染疾病,竊取糧食,咬傷人畜,擾亂精神安寧。
* 咬損包裝箱盒、壁櫥、家具門飾及衣物等。
* 咬斷電線,引起火災,咬壞電腦線,造成電腦之錯亂。
* 損害農作物及森林的幼苗、果實。
主要防治方式為孔洞封填、鼠餌滅殺、黏板捕捉等,輔以捕鼠籠、防鼠刷、忌避劑、超音波驅鼠器等綜合運用。 (建議配合斷水斷糧)